好房子“好”在哪里?好房子标准的主要内容(一)
(一)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为目标,并应遵循下列原则:
1.经济合理,安全耐久;
2.以人为本,健康舒适;
3.因地制宜,绿色低碳;
4.科技赋能,智慧便利。
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、《河南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》的规定,并达到绿色建筑星级及以上标准要求。
(二)住宅项目建设应合理、有效利用土地和空间。不应在有滑坡、泥石流、山洪、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选址建设,且与危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。住区与高速公路、国省道、轨道交通的距离宜控制在200m以上,与城市快速路的距离宜控制在100m以上。
(三)建筑群体布局应适应城市空间格局,保护城市空间形态的完整性,对体量组合、高度组合进行控制和优化;除城市规划特殊区域外,住宅的建筑高度原则上宜小于60m且不应大于80m,容积率不宜大于2.2。
(四)高层住宅主要居室与相邻建筑窗户间直视距离不应小于18m,多层住宅主要居室与相邻建筑窗户间直视距离不应小于15m,不同住户对视距离不宜小于4m。
(五)住区应设置多种交往空间,便于住户公共活动使用,如底层架空层、风雨连廊、对内开放使用的下沉公共空间等。风雨连廊宜单层设置、有顶盖、两侧均无围护结构、顶盖宽度不宜超过3.9m。
鼓励增加健身房、书吧、茶室、咖啡厅、儿童室、公共会客厅、棋牌室、托老所、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的会所以及业主食堂等,满足住区居民娱乐、休闲等生活需求。
(六)住宅建筑设计最低工作年限:建筑结构50年;防水工程屋面20年、室内25年;外窗25年;外墙外保温系统25年。
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户型空间的可变性。住宅设计应
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虑,结构布置宜采用大开间布局,选择
有利于空间灵活分隔和可持续改造的结构体系;客餐厅、多
厅一体等空间顶部不宜布置结构梁。
(七)住宅建筑应满足居住所需的通风、日照、采光、隔声、防水、防潮、保温、隔热等性能要求。
(八)住宅建筑的公共门厅、公共走廊、公共楼梯间、屋面等公共部位不应擅自拆改或占用。住宅建筑承重结构、主要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不应擅自改动。住宅项目公共用途的给水排水、供暖、燃气、供电、通信等设施不应擅自拆改。
(九)居住街坊内应设集中绿地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1.新区建设项目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0.50m2,旧区改建项目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0.35m2;
2.集中绿地宽度不应小于8m。绿地率应不小于30%,集中绿地占比不应小于10%。每块集中绿地的面积应不小于400㎡,且至少有1/3的绿地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。
(十)住宅项目应满足无障碍设计原则。应配建附属道路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1.应与城镇道路系统联通,并应满足急救、消防及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。
2.应与住宅项目场地步行出入口、住宅单元出入口、老年人和儿童活动场地无障碍联通,并应与城镇道路的人行道联通形成无障碍系统。
3.无障碍环境的规划应与总图规划同步,确保住户、 住区公共空间、外部公共场所之间的无障碍衔接。